第一篇
关于风水师收取咨询费用的六种参照
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与弘扬,人们已日渐重视并认识到风水术在日常生活中对人事的吉凶影响,其化煞催旺的积极作用又引得更多的人趋之若鹜。可是,由于风水学的传承严密和学理深奥等因素,风水界一直处于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真伪难辨的无序状态。那些名利心作祟的痞师更是趁人们对风水文化缺乏相关了解而大肆行骗,结果往往是诚心延师者花了大钱却请了个善于粉饰包装实是败絮的“名师”或自我吹嘘胸无点墨的“鸣师”,最终落个“钱财被骗又招致凶祸,讨个说法却更添沮丧”的无奈困境。
为了促进风水业的良性发展,就必须制定规范的收费标准与严格的管理条例。说到收费的话题,不少风水师认为收取费用的多少应当依据客户所在区域、经济收入、调整难易、吉旺程度、明码标价、收费用途这六种情况作为参照标准来确定,乍看之下觉得合乎常理,以致得到许多人的认同,但细加思之,这六条标准存在漏洞和误区,不能作为衡量标准。
下面,就逐一加以剖析,以助风水师端正服务和延师者提高认识。
一、所在区域,即发达地区与偏远山区收费不一样。
这是按生活地区的富庶与贫困来设定收费标准,不可否认,不同的地理区域有不同的消费水准,在价格上存在差异是合乎情理的。在风水这个行业中,还有“著名大师与无名之辈收费不一样”、“持证开馆与无证服务收费不一样”的现象。作为客户,又该如何选择?须知,名可通过包装粉饰、自我吹嘘、相互吹捧而得,然此“名”不能代表“明”;证是可以花钱购聘、所谓评选、行管漏洞而获,但此“证”更不表明“真”。
“断事准验,调理有效;宣扬道德,平衡阴阳”是检验风水师是否合格、有否尽责的惟一衡量标准,也是延师相宅的首选要求。
当今社会是名师遍地、证书泛滥,尤其是风水这门玄学,人们更是无从识别、无法区分。为防痞师误人害人,特出狠招,只需谨记:“名师鸣师最怕立誓,千证万证不如动真。”誓者,以言约束,违言必折;真者,立足正直,率直而为。只有为人正直诚信、易技精湛自信的明师,才敢于向天地立下“借术骗人或伪法害人,愿遭天谴以示相应”的誓言和给客户出具“化衰解煞与催旺布局,必留相关依据作证”的真举。
二、经济收入,即大款富翁与普通百姓收费不一样。
“因为大款富翁有钱,在收费时就要高点”,这是十足的强盗逻辑。须知,他能成富翁在其福报深厚,对这种有善根之人尤应用术助之、以德勉之,使其能优待更多的员工和行使更多的善举,历代仙师都是选品行端正、福德具足的善人服务就是这个道理。再说,普通百姓可能福小德薄,反不宜为其催旺,能改善运势的风水术若真成了平民化服务,并非是个好现象。
“易为君子谋”是讲易术只能为君子用方显奇效,视客户的人品决定看或不看及把握催旺程度,是勘宅的第一准则。
如果风水师因贪官污吏、奸商劣绅出很高的价钱而欣然前往,需知给他催足旺气实际上是在帮其谋取更多的不义之财,同时也使自己承受更大的天道之谴。反之,对那些奉公守法、忠厚老实的平民百姓,若因润金少而加以拒绝,则是违逆善缘的失德之举。有些风水师,在勘宅服务中有化煞调理和催旺布局之分,并且按收取费用的多少来设定所谓的等级服务或巧立各种分类的名目。以上举措,可以说是一种骗钱手法。
三、调整难易,即根据调整的难易程度收费不一样。
这句话在外行人听来,肯定认为有理。可是,在专业人士看来,此语是彻头彻尾的伪命题。因为无论是调理衰煞之气还是催吉助旺布局,都是极为简单,可能设置一处屏风就扭转乾坤或移动一下鱼缸即风生水起,而且风水师只是出言提示,如此轻松怎可说难?如果借口说看风水是很高层次的脑力劳动,那么只能暴露其学艺不精,这样的水平就敢出来蒙混,真要怀疑其是否脑子进水想钱想疯了。
例如新护士给孩童挂吊针难免会手忙心急要连扎数次,而老护士一扎即定,这并非是技术难易而言,而是熟练程度不同所致。
那些因形局犯煞或格局所限而很难达到调理效果的阳宅,对风水师而言都是一句话的轻松事,何来难易之说?如果客户对你的策划方案无法达到预期效果,也是其命运使然,作为风水师不但没有予以同情,竟然落井下石借机又大敲一把,那就太缺德了。至于调理后达到了预想中的效果,也无须向客户邀功领赏,这本来就是客户自身的机缘,风水师之职就是顺天应人促成善缘,仅此而已。
四、吉旺程度,即根据风水的吉旺程度收费不一样。
这个说法会被不少客户所接受,并为讨彩头乐意封个大红包。风水师抓住客户“欲富求贵”的心理,往往会打出诱人上当的广告辞,并对所看阳宅说出“生气旺门、财丁两盛”或所勘阴宅讲些“真龙吉穴、富贵九代”之类的奉承话,以此向客户索取高额费用。可事实非但不如其言,还烦事不息、祸患不断。切记,好风水首先是能够保得家人平安、称心顺遂,若达不到这点,无疑就是骗子。
按此来论,只要有真才实学就可借术提高收费价位。但看历史,有哪位彪炳史册的仙师成了富豪?这又是为什么呢?
有道:“福人居吉地,福地善人居。”是讲人心与地气必定相感而应,只有去恶向善、利益众生的福人才能居住在气场上佳的吉宅,生气充盈的佳地也只有心存敬畏、行有所止的善人才能居住。所以,悟晓道理的明师和务实率性的真师是不会凭术妄为,做出逆举只会使客户有弊无利,因严重透支而提早耗掉自身的福报。而且,即使是最好的风水也照样存在缺陷,指出不足告之趋避和劝勉行善以德护佑,才是正行。
五、明码标价,只要标明了价格虽贵也属合法行为。
只要标明价格,无论收费多高,就属合理合法,因为客户是先知价后请师,就属于自愿行为。这种说辞,是对“明码标价”的曲解。需知,风水咨询的明码标价不但是标明服务的价格,还要标明与价格有关的其它情况,如所用风水的派别、调理布局的方案、预期达到的效果等书面说明。如果在服务过程中都没有或不敢提供这些书面材料,实已说明其没有转祸为福、避凶趋吉的勘宅能力,当有欺诈之嫌。
通过欺瞒蒙骗的手段诱使客户做出错误的决定,初时虽是出于自愿,过后因受害或识破,提供确凿证据可追究其诈骗刑责。
历代仙师,除了“看风水是见机而做,收费用是随缘而定”外,并且会把“所勘风水的地理特征(阳宅是调理布局)、预期效果、应验时间用‘钤记’的方式记录在册以待验证”。以上行为本是风水师必须做到的相关手续,可对当今的“大师”来讲,无疑是最怕面对的狠招,而说出“我乃俗人,岂能与仙师同论”的狡辩,却道出“既是俗人,又岂能学会仙术”的实情。记录或拍摄全过程,既是明码的合法权益,也是咨询的正常途径。
六、收费用途,用在穷奢极侈或普渡济世上有区别。
是说只要把看风水所挣的钱用在普渡济世上,即使收取的费用偏高也属正常。这样的解释看似合理,但漏掉了最为关键的一点:“没有说明从所收费用中提取多少或占几成比例作为捐款”如果是高价收费却低额捐赠的话,不过是一句既自我粉饰又满足私欲的遁辞罢了。本来,这个话题不在讨论范围之内,因为风水师如何支配与运用所得的费用纯属其个人行为,但有一点不能违背:取之有道,用之合德!
梁武帝四次舍身入寺,每次都把赎身之重金全数奉于佛事,却遭亡国饿死之天谴,其事难道还不足以警醒梦中人?
财者,一贝一才,贝指人支付的钱物,才指道赋予的德才。要想学到正术和运用准验,请务必谨记:当人看重“贝”时,“才”就变轻了。尤其是,无助人真心又欲借术敛钱掠物者,会因执于得到“贝”而减失相应的“才”。鉴别一位风水师有否把“以术弘道,明道立德”作为乐道的标准,就是先观其是否做到安“贫”。贫者上分下贝,即分损对钱物的追求和把钱物分施给弱者。惟有做到这点,才配得上谈“普渡济世”。
第二篇
风水师的宣誓与职责——风水业之规范举措!
由于科学尚无法对风水学中所讲的“炁”予以验证,使得至今都没有制订出相关的行业守则与管理条例,以及世人对风水术缺乏理性的认知而盲目崇信,以致庸伪之师招摇撞骗的行径已屡见不鲜,因风水行为而引发的纠纷更层出不穷,法院却又无法可依而难下判决。
故而,在看风水的过程中做到规范有序的服务和履行完整的手续,是预防被骗或追究刑责的有效举措。
那么,怎样的服务才算规范呢?
要真正做到标准化的服务,归根结底就是要风水师夯实自身的素质和尽好从业的职责。
夯实自身的素质,表现在必须提高技术水平和提升道德品行。只有做到了这点,才能真正净化行业风气和优化服务环境,从而树立良好的形象为世人所认可并接受。
市面上的所谓技术考核、资格证书、职称评定皆是不足为信的虚有其表之象,更是不足为凭的减刑免责之据。须知,对操作技艺之真假与品德修养之好坏,除了以道德、良心作为天平来自律外,就是敢否当着客户的面庄严宣誓:“风水师XXX向天地起誓,若以弄虚作假的伎俩来欺世骗人、以浅学庸识的伪法来勘察布局,本人甘愿立马遭受天谴(或是:本人甘愿替其承受灾祸!注明:对被骗的费用可以“破财消灾”的心态来感谢伪师替自己承担相应的灾厄,这是转移负能量的一种改运方法)。”
上述之誓言,对无技无德的伪师无疑是令其寒悚的狠招,对尚信因果、还存敬畏者来讲就会心有顾忌不敢发誓,不敢乱为。所以,此誓既可作为风水师的入行誓言,也可编成策划书上的封签,更可促进从业者的综合素质。
尽好从业的职责,体现在必须担负起“在进行风水调理催旺的同时,更要引导人心止恶向善与顾及众生和谐共处”的劝化。惟此,才能促使阴阳平衡,以致造化万物。
为人勘宅后若达到预期效果,往往大夸自己造诣之深和大肆渲染方术之力,使人误认为风水有改变命运的奇效。要知,身系阴阳的风水师要想真正做到为人指点迷津、造福众生的济世之举,就必须明白风水术只是起到了顺缘和助力的双重作用,惟有劝导客户修好心性的涵养、处好隐态的生命、把好能量的守恒,在顺道重德的前提下才能改命转运。否则,所呈吉象不过是昙花一现而已,所得旺势其实是超前耗福罢了。
风水术的积极意义在于不但能帮助人转祸为福、避凶趋吉以改善人生的命运轨迹,更可借此劝其止恶防非、行善积德以升华心灵的熏陶洗礼,还可以此倡导保护环境、维护生态以达到自然的整体平衡。
第三篇
风水界的乱象及对治方法 !
风水文化曾一度沉寂,于今重现却见面目全非,世人已浑然不知风水为何物。结果,从业者以为翻遍坊间书籍,就可帮人扭转乾坤;求学者通过拜访名鸣之师,俨然已成超级大师;爱好者仅是套用道听途说,自认也可指点江山。到头来,虽各显其道,但终归助人无望反致凶,落得个害人又祸己的下场。
造成“大师满天下”,却致“凶应祸众生”的现象,主要是人们缺乏对风水的认识和了解,究其根源无非是不求甚解的俗师往往以偏概全、以管窥天或避重就轻、舍本求末,把原本很深奥的玄妙之学擅自篡改成了浅显的简易之学。虽说大道至简,而且明师在看风水时不论判断吉凶抑或调整催旺,都只有寥寥数语,但不能以此来衡量风水的作用机理。要知,其理虽简实衍化无穷,其用虽易但深奥莫测。
由此看来,风水界最大的悲剧并非没有真风水,而是伪书充斥和伪师泛滥所致,这种假风水的致命误导远比一无所学、一无所知更让人不寒而栗。
因而,要净化风水界,必须从源头予以遏制,首先清理书市和整顿行业的不正风气。
要根除伪书,首先应彻底杜绝伪书的出版和传播,建议那些已着书立传者能谨记:“地理不精,可能害人十家八家;写书不慎,害人岂止千家万家”的告诫而自觉地公开致歉认错。对仍执迷不悟、一意孤行的作者最有效的方法是叫其宣誓:“若读者按本人所写的书中内容去调理布局,而致凶应的恶果甘愿由自己承担!”
要清除伪师,关键是从开班授学的老师着手,因为他们的授课内容和自身行为会对风水的普及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可是,总有不少无良之人为了谋取虚名和暴利,宣称只要通过数天的学习就可“颁发学术头衔、成为入室弟子、精通阴宅和阳宅、百分百神验奇效、达到专业大师水平”等为诱饵,使初涉此业的和急功近利者轻易上钩。在此,我要提醒读者,若以所学的伪法替人勘宅致人发生凶祸,不但会大损阴德,而且还要承担相应的果报,更会堕入与客户冤冤相报的恶业之中。
所以,在拜师前务必要做好防范,一定要老师当着学生的面向天地神佛立誓:“若以虚假言行诱人受骗、所教为错误之技理、所传之法未经验证,学生由此去看风水而发生凶应所造成的恶报甘愿由本人承担!”
风水界鱼龙混杂、良莠不齐,而风水又是真实存在的,读者不禁要问:“阳宅风水到底是看什么的呢?”
本章所驳庸论不单单是纯学理性的常识,而是我在多年风水实战中的经验总结。其实,阳宅之法在于审局察气,局有形局、格局和布局之分,气有生旺、死煞和辅助之异。看风水考虑的是户外山水的形势、室内各房的分布和物事动静的布置,再结合宅命盘中的飞星之气运消长来判定吉凶祸福。
那么,此气又是靠什么来激发的呢?
乃是风与水。
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经云:“富贵贫贱在水神”、“衰旺权衡操在水”,道出“水,既可为吉亦可为凶”的至理。尤其是,即使可以通过布水能达到催吉的宫位,但在实际运用时因动静之别、显隐之差、上下之分、内外之异等,又会产生完全不同的吉凶祸福。可见,能否布水是区分风水学之真伪和风水师之功力的试金石。
所以,鉴别风水学真伪的最佳方法是只布动水就可立见吉凶应象,甄别风水师真假的唯一绝招是务必宣誓布水有错愿承其咎!